失眠,是來自身體的警號
失眠的分類
《黃帝內經》稱之為「目不瞑」、「不得眠」、「不得臥」,又稱作「不寐」, 故名意義,失眠就是「不能正常睡眠」,大概有以下幾類:
1、入睡困難,躺下后超過半個小時都睡不著。
2、入睡無困難,但半夜會醒兩次或以上,且難以再次入睡。
3、入睡無困難,但睡眠品質差,夢多,醒後依然疲倦。
失眠呈現年輕化趨勢
普遍印象中最易出現失眠問題的是老年人,但年輕患者越來越多,甚至是青少年。
主要導致失眠的原因是 :
(1)家庭環境 (如環境嘈雜、換床位/枕頭)
(2)性格影響 (如憂思過多)
(3)學業壓力、工作壓力
(4)肌肉關節疼痛 (尤其肩頸懸掛系統)
中醫角度看失眠
在中醫角度, 失眠與血海有莫大的關係。
血海即是沖脈, 是人體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的氣血匯聚之處,負責統率、調節、灌注和濡養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。
如果沖脈氣血不足,經脈臟腑、四肢百骸也難以得到氣血的濡養。
五臟六腑的機能失調都有可能導致失眠,特別是心、腎、肝、膽、胃等臟腑。
正常狀態下,人在白天的時候陽氣行於外,晚上睡覺的時候陽氣歸於內,當陰陽失調就會出現失眠的問題。
治療失眠應當分陰陽虛實,調整回臟腑機能,虛者補之,太過者瀉之。
身體是有自愈功能的,睡眠是自我修復的本能。
當身體感覺到有問題的時候,它會想方設法地用症狀告訴我們,例如讓我們清醒。
如果我們對身體瞭解的更多一些,就能更準確地解讀身體釋放的資訊,把疾病扼殺在搖籃里,這就是中醫的治未病。
失眠的危害
(1)輕度的失眠
失眠的時間短,只需適當的調養,就可以很快康復。
(2)長期的失眠
導致身心陰陽失衡,即西醫說的免疫力的全面下降,
更會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、冠心病等 及
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梗、帕金遜病等, 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。
家居護理治療失眠
除了透過針灸、中藥等方式治療失眠,也可以透過家居護理方法改善症狀 :
(1)正常的生活規律
切忌熬夜,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。
(2)「心靜體動」
即白天有足夠的體力活動,保持內心的寧靜。
(3)調整生活方式
睡前避免做劇烈運動,夜晚是陽氣收斂的時間,運動造成的興奮可能會讓人「陰不斂陽」,加重失眠症狀。
(4)改善睡眠環境
如:合適的床具、溫度、光線,也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助眠。
(5)叩打足部經絡
足部是足三陰經、足三陽經的起止點。叩打足部經絡能疏通全身經絡,從而達到祛病驅邪的目的。
(6)定點按摩
懸掛系統是指人體上部的重心, 由肱骨、鎖骨、肩胛骨、肋骨構成。
在人體力學上,頸項上承頭顱,兩旁的肌肉,有如橋樑的斜索,在有限的頸椎高度,懸掛沉重的身軀。
由於姿勢不良等因素影響,上部重量負擔增加,則容易造成頸項疲勞繃緊引致失眠。
透過定點按摩鬆解頭、頸、肩等懸掛系統範圍的痛點,改善肌肉繃緊的情況,同時加強腦部血管的供血及代謝循環。若是想加強療效亦可以使用藥油產品。